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在沪举行,陈吉宁孙金龙李殿勋龚正出席
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今天(9月24日)在上海举行。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殿勋在开幕式上致辞,与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共同启动大会。

陈吉宁指出,习近平主席向国际社会庄严宣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指明了奋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上海作为国内最早试点碳市场的省市之一,在生态环境部有力指导下,深入贯彻国家“双碳”战略,助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碳市场制度体系。上海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碳市场建设为牵引,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深化央地协同,更好服务全国碳市场建设。落实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等基础性制度,持续深化地方碳市场改革试点。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和目录,支持金融机构扩大业务规模、探索开发衍生品体系,助力提升碳市场活力。坚持多措并举,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低碳零碳负碳等关键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应用,大力培育绿色技术供应商和转型服务商,积极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创新碳普惠机制,优化自愿减排方法学体系,引导市民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开放创新,深入开展国际绿色合作,持续推动标准跨国互认对接,携手参与全球低碳治理,共建零碳社区和绿色航运走廊,支持绿色领域国际组织、专业机构和重要平台在沪发展,支持中国企业带着绿色技术、绿色项目、绿色标准走出去,为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殿勋,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共同启动大会
孙金龙指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国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经过4年多的发展,中国碳市场实现了稳起步、稳运行,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多层级的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形成;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有效管控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超过60%;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交易主体的参与意愿不断增强;激励约束作用进一步显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得到丰富和完善,碳市场成为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力举措。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稳步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和交易主体,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加强碳市场领域交流合作,加快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李殿勋说,当前,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已经成为人类日益增强的共同关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加快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更好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湖北作为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所在地,近年来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碳交易、碳核算、碳金融等产业链初步形成,绿色生产力不断壮大。我们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依托和用好注册登记结算系统功能作用、湖北的区位条件和区域碳市场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全国碳市场中心和碳金融中心,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更好回应新时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总司总司长库尔特·范登贝格,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副执行秘书诺拉·哈姆拉吉在开幕式上致辞。联合国秘书长气候行动和公正转型特别顾问、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塞尔温·哈特通过视频致辞。
随后举行的主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发布《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作主旨发言。
上海市领导华源、张小宏,湖北省领导张文彤、王红玲,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邹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等出席相关活动。
来自相关国家、国际机构代表,国家有关部门、各省区市政府部门代表,国内外碳市场交易机构和碳领域相关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技术服务机构代表,高校、科研院所碳领域相关专家学者参加。
本次大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和生态环境部联合举办,以“完善碳定价机制,激发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为主题,设主论坛和两个分论坛,聚焦中国碳市场建设和发展成效、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格局、国际绿色合作与创新等议题,汇聚全球绿色发展领域的知名专家和业界代表展开交流探讨、深化国际合作,发布建设成果与前沿研究,为“双碳”目标实现注入新动能。

(本文图片 陈正宝 摄)